广东中山奥拉帕利片临床试验招聘误工费8894元
试药状态 | 进行中(尚未招募) |
适应症 | 本品适用于铂敏感的复发性上皮性卵巢癌、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成人患者在含铂化疗达到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后的维持治疗;携带胚系或体细胞BRCA突变的(gBRCAm或sBRCAm)晚期上皮性卵巢癌、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初治成人患者在一线含铂化疗达到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后的维持治疗。携带BRCA 1/2突变且在既往新型激素药物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的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成人患者的单药治疗。 |
试验分期 | 其它其他说明:生物等效性试验 |
年龄 | 18岁(最小年龄)至70岁(最大年龄) |
性别 | 女 |
健康受试者 | 无 |
目标入组人数 | 目标入组人数 国内:48;已入组人数国内: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实际入组总人数国内: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
补贴 | 8894元 |
1、试验目的
主要目的:以四川科伦药物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的奥拉帕利片(150 mg)为受试制剂,AstraZeneca AB生产的奥拉帕利片(150 mg,商品名:利普卓)为参比制剂,评估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在餐后条件下给药后的生物等效性。次要目的:观察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在患者中的安全性。
2、试验设计
3、入选标准
4、排除标准
主要目的:以四川科伦药物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的奥拉帕利片(150 mg)为受试制剂,AstraZeneca AB生产的奥拉帕利片(150 mg,商品名:利普卓)为参比制剂,评估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在餐后条件下给药后的生物等效性。次要目的:观察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在患者中的安全性。
2、试验设计
试验分类 | 生物等效性试验/生物利用度试验 | 试验分期 | 其它 其他说明:生物等效性试验 | 设计类型 | 交叉设计 |
---|---|---|---|---|---|
随机化 | 随机化 | 盲法 | 开放 | 试验范围 | 国内试验 |
3、入选标准
1 | 对试验内容、过程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充分了解,并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
2 | 在研究期间患者愿意且能够遵循研究方案,包括接受治疗和计划的访视和检查; |
3 | 年龄18~70周岁(包括18岁和70岁); |
4 | 女性体重≥ 45.0 kg,身体质量指数( BMI ) ≥ 18.0 kg/m2; |
5 | 正在服用奥拉帕利片治疗,且研究者认为可以继续使用奥拉帕利片的患者;或经组织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的以下患者:①铂敏感的复发性上皮性卵巢癌、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在含铂化疗后达到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的患者;②BRCA突变的晚期上皮性卵巢癌、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在一线含铂化疗后达到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的患者;③BRCA突变的铂耐药的复发性卵巢癌、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患者;或经研究者判断适合使用奥拉帕利片的患者; |
6 | 影像学检查(包括肺部CT、腹部彩超等)、体格检查、生命体征测量、12导联心电图、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凝血功能等),研究者判断适合入组者; |
7 | 患者在研究给药前7天内具备充分的肝、肾和骨髓功能: ? 血红蛋白> 100 g/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1.5 × 109/L;白细胞计数> 3 × 109/L;血小板计数≥ 100 × 109/L;总胆红素≤ 1.5 ×机构正常值上限( ULN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 ≤ 2.5 × ULN;肌酐清除率≥ 51 mL/min(见附录2);肌酐≤ 1.5 × ULN。 |
8 | 东部肿瘤协作组( ECOG )体能状态评分为0~1(见附录3); |
9 | 患者的预期生存期≥ 16周; |
10 | 同意适当避孕:①受试者自筛选前14天内已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②且自签署知情至末次PK采血期间自愿采取非药物避孕措施;③且在试验药品末次给药后6个月内无妊娠计划或捐卵计划,并在这期间自愿采取有效避孕措施; |
4、排除标准
1 | 过敏体质者(对> 2种药物或食物过敏),或对奥拉帕利或其辅料过敏者; |
2 | 既往使用奥拉帕利不能耐受或因严重不良反应终止治疗者; |
3 | 过去5年内患其他恶性肿瘤(以下情况除外:适当治疗的非黑色素瘤皮肤癌、已治愈的宫颈原位癌、导管原位癌(DCIS)、1期、1级子宫内膜癌、或其它实性肿瘤包括淋巴瘤(无骨髓浸润)已治愈且无疾病征象≥5年。); |
4 | 患有或既往患有严重的、无法控制的医学疾病,非恶性全身性疾病或活动性、无法控制的感染,导致患者具有较大的医学风险【如:不可控制的室性心律失常、近期(3个月内)心肌梗死、不可控制的癫痫大发作、不稳定脊髓压迫、上腔静脉综合征、间质性肺疾病、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疾病或所有无法获取知情同意的精神疾病等】,研究者判断认为不适合入组者; |
5 | 片剂吞咽困难,或患有可能影响试验药品吸收的胃肠道疾病的患者(如既往胃或小肠切除史,或现患萎缩性胃炎、慢性肠病、消化道出血、侵袭性胰腺癌、部分肠梗阻或吸收不良等); |
6 | 研究首次给药前1个月内,进行大手术(需要全身麻醉的手术),或影响药物吸收的胃肠手术,开放性活检、严重创伤性损伤、伤口未愈合,或未从任何大手术的影响中恢复的患者; |
7 | 研究首次给药前合并使用已知的强效CYP3A抑制剂【如伊曲康唑、泰利霉素、克拉霉素、酮康唑、伏立康唑、奈法唑酮( nefazodone )、泊沙康唑、利托那韦、洛匹那韦/利托那韦、茚地那韦、沙奎那韦、奈非那韦、波西普韦( boceprevir )、特拉匹韦等】;或中效CYP3A抑制剂【如安瑞那韦( amprenavir )、阿瑞匹坦、阿扎那韦、环丙沙星、克唑替尼、达芦那韦/利托那韦、地尔硫卓、红霉素、氟康唑、福沙那韦( fosamprenavir )、伊马替尼、维拉帕米等】,且未达5个消除半衰期者; |
8 | 研究首次给药前合并使用已知的强效CYP3A诱导剂(如苯巴比妥、恩扎卢胺、苯妥英、利福平、利福布汀、利福喷丁、卡马西平、奈韦拉平、圣·约翰草等);或中效CYP3A诱导剂(如波生坦、依非韦伦、依曲韦林、莫达非尼、萘夫西林等),且未达5个消除半衰期者; |
9 | 有药物滥用史或药物依赖史者; |
10 | 研究首次给药前3个月内每日吸烟量> 3支者; |
11 | 既往酗酒【即女性每周饮酒超过21个标准单位(1标准单位含14 g酒精,如360 mL啤酒或45 mL酒精量为40%的烈酒或150 mL葡萄酒)】,或研究首次给药前6个月内经常饮酒(每周饮酒超过14个标准单位)者; |
12 | 研究首次给药前3个月内献血或大量失血( > 200 mL )者,或接受输血或使用血制品者; |
13 | 研究首次给药前1个月内参加过药物临床试验且使用了试验药品者; |
14 | 有晕针晕血史或已知的严重出血倾向者; |
15 | 对饮食有特殊要求,不能遵守统一饮食者; |
16 | 哺乳期女性; |
17 | 妊娠检查结果阳性者(因恶性肿瘤或其他原因所致病理状态下结果呈阳性除外); |
18 | 免疫学检查(乙肝、丙肝、梅毒、HIV),任一疾病阳性者; |
19 | 首次给药前,既往抗肿瘤治疗引起的血液学毒性还未恢复者(如:血红蛋白、血小板和中性粒细胞水平目前仍然≥ 2级); |
20 | 患有肝转移,或患有重度肝功能损害(Child Pugh分级C,见附录4)者; |
21 | 患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 )/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 ),或显示有MDS/AML特征的患者; |
22 | 患有非感染性肺炎,或显示有非感染性肺炎特征的患者; |
23 | 患有或既往患有脑转移者; |
24 | 酒精呼气检测阳性者; |
25 | 毒品检测阳性者(以下情况除外:患者正常规律性服用止痛药物,且该止痛药物不影响奥拉帕利的PK); |
26 | 研究首次给药前48小时内吸烟或使用过烟草产品者,包括任何一种包含尼古丁的戒烟产品如尼古丁含片、尼古丁口香糖; |
27 | 研究首次给药前48小时内摄入过富含黄嘌呤、葡萄柚、咖啡因等成分的食物或饮料,或其它能影响药物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特殊饮食者; |
28 | 受试者可能因为其他原因而不能完成本研究,或研究者认为不应纳入者。 |
序号 | 机构名称 | 主要研究者 | 国家 | 省(州) | 城市 |
---|---|---|---|---|---|
1 |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周琦 | 中国 | 重庆市 | 重庆市 |
2 |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邹冬玲 | 中国 | 重庆市 | 重庆市 |
3 |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李玉芝 | 中国 | 安徽省 | 蚌埠市 |
4 |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周焕 | 中国 | 安徽省 | 蚌埠市 |
5 | 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 | 方伟 | 中国 | 重庆市 | 重庆市 |
6 | 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 | 梁茂植 | 中国 | 重庆市 | 重庆市 |
7 |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欧阳伟炜 | 中国 | 贵州省 | 贵阳市 |
8 |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 郝淑维 | 中国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9 |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 王明霞 | 中国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10 | 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朱志图 | 中国 | 辽宁省 | 锦州市 |
11 |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 王婷 | 中国 | 甘肃省 | 兰州市 |
12 |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 刘畅 | 中国 | 甘肃省 | 兰州市 |
13 |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 余勤 | 中国 | 四川省 | 成都市 |
14 |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 尹如铁 | 中国 | 四川省 | 成都市 |
1 |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21-09-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