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滁州FCN-207片临床招募补偿金17482元
试药状态 | 进行中(招募中) |
适应症 | 高尿酸血症 |
试验分期 | I期 |
年龄 | 18岁(最小年龄)至45岁(最大年龄) |
性别 | 男+女 |
健康受试者 | 有 |
目标入组人数 | 目标入组人数 国内:116;已入组人数国内:100;实际入组总人数国内: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
补贴 | 17482元 |
1、试验目的
主要目的: 研究健康志愿者单次和多次服用FCN-207片后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次要目的: 观察健康志愿者单次服用FCN-207片后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征; 观察健康志愿者多次服用FCN-207片后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征; 评估食物对健康志愿者口服FCN-207片人体药动学特征的影响; 评估健康志愿者口服FCN-207片后的代谢与排泄特征(血浆和尿液); 探索性目的: 评估健康志愿者口服FCN-207片后的代谢与排泄特征(粪便); 评估健康志愿者口服FCN-207片后的C-QTc、群体PKPD、暴露-效应(ER)关系。
2、试验设计
3、入选标准
4、排除标准
主要目的: 研究健康志愿者单次和多次服用FCN-207片后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次要目的: 观察健康志愿者单次服用FCN-207片后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征; 观察健康志愿者多次服用FCN-207片后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征; 评估食物对健康志愿者口服FCN-207片人体药动学特征的影响; 评估健康志愿者口服FCN-207片后的代谢与排泄特征(血浆和尿液); 探索性目的: 评估健康志愿者口服FCN-207片后的代谢与排泄特征(粪便); 评估健康志愿者口服FCN-207片后的C-QTc、群体PKPD、暴露-效应(ER)关系。
2、试验设计
试验分类 | 安全性和有效性 | 试验分期 | I期 | 设计类型 | 平行分组 |
---|---|---|---|---|---|
随机化 | 随机化 | 盲法 | 双盲 | 试验范围 | 国内试验 |
3、入选标准
1 | 年龄在 18 - 45(含)岁 的男性或女健康受试者 ; |
2 | 体重 ≥ 50 kg,体重指数 ,体重指数 (BMI)= 体重 (kg)/ (身高 )2(m^2), BMI在 19 - 28 kg/m^2(含 边界值 ); |
3 | 试验期间及完成后 6个月内无声音计划,且愿采用非激素性避孕措施者; |
4 | 理解研究程序和方法,自愿参加本实验,并书面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
4、排除标准
1 | 血尿酸 < 4 mg/dL(240 μmol/L)或 >7 mg/dL(420 μmol/L); |
2 | 经过问诊和体检, 发现患有心血管 、肝脏、肾脏、消化道呼吸、神经、精神、免疫、血液、内分泌及代谢系统疾病,或有临床意义的症状/体征,或受试者自报上述疾病史 ; |
3 | 体检(身高、体重、呼吸、脉搏、血压、胸部及腹部检查等)和实验室[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 (包括心肌酶谱 )、血淀粉酶和尿淀粉酶、凝血检查、传染病筛查等 ] 异常且有临床意义;十二导联心电图、腹部B超、胸片检查异常且有临床意义; |
4 | 有吸烟史(每日抽烟5支以上)及饮酒史[女性一天摄入的酒精量超过15g,男性超过25g(15g就交相当于450ml啤酒、150ml葡萄酒或50ml低度白酒),每周超过两次]等不良嗜好,有药物滥用史; |
5 | 根据研究者判断,受试可能对试验药物或试验药物中的任何成份过敏 ; |
6 | 有高尿酸血症和或痛风疾病史,或筛选前1个月内接受过影响尿酸合成、代谢和排泄的药物者;有肾结石病史或筛选时B超显示有肾结石; |
7 | 谷丙转氨酶和 /或谷草转氨酶>1.5倍正常上限,和 /或总胆红素 >1.5倍正常上限; |
8 | 估计肌酐清除率eCRCL ≤ 90mL/min ,计算公式为:男性(140-AGE)×BW(KG)/(72×SCR),女性(140-AGE)×BW(KG)/(72×SCR)×0.85,SCR单位:μmol/L /dl; |
9 | 筛选前6个月内接受过任何手术者; |
10 | 筛选前3个月内参加献血且献血量≥400 ml,或接受输血者; |
11 | 筛选前3个月内参加过任何药物或医疗器械的临床试验者; |
12 | 随机前1个月内使用过任何可能对受试药物有影响的处方药(质子泵抑制剂和抗酸剂等)、非处方药、中草药或食物补充剂者; |
13 | 筛选前1个月内发生过任何经研究者判定有临床意义的急性疾病者; |
14 | 随机前2天吸烟、饮酒、或饮用含黄嘌呤或咖啡因的食物饮料,剧烈运动,或有其他影响药物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因素者; |
15 | 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抗体、HIV抗体、梅毒抗体检查阳性者; |
16 | 妊娠和哺乳期妇女 |
17 | 不适合进行静脉采血者; |
18 | 经研究者判断受试者有影响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或可使依从性降低的疾病(心血管、肝脏、肾脏、消化道、免疫、血液、内分泌、代谢、癌症、精神神经等);受试者可能因为其他原因而不能完成本研究试验,或研究者认为不适宜参加本研究试验者。 |
19 | 筛选时存在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危险因素,或有短 QT综合征、长QT综合征、青年时期(小于/等于40岁)原因不明的猝死、溺死或婴儿综合征岁)的一级亲属(即亲生父母、兄弟姐妹或孩子)家族史; |
20 | 筛选时存在血钾、血镁或血钙超出正常值范围。 |
序号 | 机构名称 | 主要研究者 | 国家 | 省(州) | 城市 |
---|---|---|---|---|---|
1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李海燕 | 中国 | 北京市 | 北京市 |
2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刘东阳 | 中国 | 北京市 | 北京市 |
1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医学科学研究伦理委员会 | 修改后同意 | 2020-06-22 |
2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医学科学研究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20-07-20 |
3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医学科学研究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20-08-11 |
4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医学科学研究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20-12-09 |
5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医学科学研究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21-05-28 |
6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医学科学研究伦理委员 | 同意 | 2021-08-17 |